【蛇类图谱】带你走进蛇博馆——赤链蛇
赤链蛇
【中文学名】赤链蛇
【别名】火赤链、红斑蛇、燥地火链、红百节蛇、红麻子
【拉丁学名】Dinodon
【科】游蛇科
【属】链蛇属
赤链蛇以蛙类、蜥蜴及鱼类为食。性较凶猛 ,无毒。多在傍晚出来活动,属夜行性蛇类。晚10时以后活动频繁,白天蜷曲不动,常将头部盘缩在身体下面。
不主动攻击人,性懒不爱动,爬行缓慢。但在受到惊吓时行动敏捷,捕咬目标明确。遇到敌害时,先将头部深深埋于体下,摇动尾巴警告,如警告敌害无效,会弯成S型会发起攻击,野生个体较凶猛,一旦被抓住会乱咬,尤其喜欢咬软的东西,有咬人不放的习性。
栖息环境
形态特征
赤链蛇全长1-1.5m。头较宽扁,头部黑色,枕部具红色“∧”形斑,体背黑褐色, 具多数(60以上)红色窄横斑,腹面灰黄色,腹鳞两侧杂以黑褐色点斑。眼较小,瞳孔直立,椭圆形。
腹部白色,在肛门前面则散生灰黑色小点。有时尾下全呈灰黑色。此蛇属中型蛇类,体长可达1.5米以上,体重达1000~1250克左右,最大者可达1500克。
分布范围
中国国内分布于江西省、浙江省、安徽省、湖南省、广东省、广西壮族自治区、湖北省、辽宁省、山东省、台湾省、河北省、云南省、福建省、江苏省、贵州省、陕西省、四川省、山西省、黑龙江省、河南省。
也分布于朝鲜及日本。

生活习性
赤链蛇繁殖系卵生,5~6月交配,7~8月产卵,每产7~15枚,孵化期40~50天。
药材性状
药理作用
1.抗炎作用,赤链蛇水、醇提取液均有明显的抗炎作用。
2.镇痛作用,热、电、化学(酒石酸锑钾)刺激均可证明赤链蛇水、醇提取液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,对化学刺激镇痛作用尤为显着,对热刺激作用最弱。
3.镇静、催眠作用。
4.抗惊劂作用。
临床应用
治疗慢性结核性瘘管:将赤链蛇打死,置于瓦片上,以松柴烈火烧枯,研为细末过筛备用。用时按瘘管口径大小,用纸捻粘赤链蛇粉末插入;瘘管大时用纸捻或纱条粘药少许送入;对溃疡面可将赤链蛇末薄薄撒布于上,纱布包扎。每间隔2日换药1次(亦可酌情增减次数)。治疗80余例,皆治愈,但有2例复发。治疗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。
郭鹏教授拍摄
保护级别
该物种已被入列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《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、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》 。
列入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》(IUCN)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.1—-近危(NT) 。
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——脊椎动物卷,评估级别为易危(VU) 。
注意:非法捕杀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,将受到刑法制裁。

参考资料:
百度百科:赤链蛇